美文示范
突出绿色导向 考核各有侧重(延伸阅读)
必一运动
近年来,黑龙江省双鸭山市宝山区新安街道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紧盯社区人员复杂、人力不足等难题,不断探索因地制宜、共治共享基层社会治理工作模式,有效促进辖区社会大局和谐稳定。2019年必一运动,被省委政法委授予全省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集体荣誉称号。2022年,被中共中央、国务院授予全国“人民满意的公务员集体”荣誉称号。
一是借党建联盟之力。紧紧抓住宝山区与辖区内新安煤矿成立党建联盟有利契机,充分发挥新安党建联盟基地作用,常态化推进理论学习、普法宣传,结合常态化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活动,把辖区群众“急难愁盼”作为地企双方党建联席会议的第一议题。2020年以来,为群众解决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600余件。二是借优势资源之力。积极争取市、区两级组织部、社会工作部、政法委、民政局等相关部门支持,共建“街道党工委—社区党委—小区(网格)党支部—楼栋党小组—红色楼栋长—党员中心户”党建网格,择优筛选193名熟悉政法工作、善于化解矛盾、群众基础较好的社区干部和群众党员担任“网格员”,明确承担“社情摸排、法治宣传、矛盾调处、民生服务”等职责,实现“小网格”拉动“大治理”。网格建立以来,开展矛盾纠纷调解25次、政法政策宣传21次,为群众办好事实事153件。三是借驻区部门之力。街道综治中心联合派出所、司法所、律师事务所、基层法律服务所和人民法庭,探索建立“四所一庭一中心”联席会议机制,精准发挥各部门工作职能,形成部门联动、无缝对接的工作闭环。今年以来,调解矛盾纠纷5件,化解率100%,切实把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解决在萌芽状态。
一是突出科技赋能。充分发挥网格信息化平台及手机APP作用,推动辖区内“人、事、地、物、情”等多元化信息的深度整合,依托宝山区智慧社区综合系统服务平台,开设“民需我办”服务端口,及时发现安全隐患,随手拍下、立即上报、快速处置,全面提升工作效率。2023年10月开设以来,解决群众问题96件,有力地维护辖区和谐稳定。二是突出街企联动。街道、社区持续加强与驻区企业沟通联系,建立常态化合作联动机制,先后创新开展“安全协管亲情帮教”“传递平安和谐共建”等活动,社区安全协管员主动走访矿工家庭,讲解煤矿生产典型事故案例;开展“伤害”情景体验活动,教育引导职工增强依法合规、安全隐患“归零”意识。2018年以来,累计入户走访帮教“三违”人员300余人次,煤矿企业“三违”情况连续五年递减。三是突出全民参与。建立社区爱心驿站,开设“爱心积分超市”,积极组织广大党员、群众通过参与法治宣讲、矛盾调处、社区巡逻、日常服务等方式兑换“爱心积分”,用积分换米、面、油等日常用品,全面激发党员、群众参与基层社会治理的热情。近年来,广大党员、群众主动参与秸秆禁烧、治安巡逻、矛盾纠纷调处等活动53批次,解决问题26个。
一是释放银发潜能。充分发挥辖区退休党员的政治优势和经验优势,以红色先锋、橙色平安、黄色创业、绿色环保、青色希望、蓝色文明、紫色文艺七种颜色,划分出“七彩”公益服务岗,组织开展党建、志愿公益、法治建设、便民服务等16大类50余项服务群众活动。近年来必一运动,累计开展志愿服务活动900余次,有效提升辖区居民的获得感和幸福感。二是打造专业队伍。从社区工作者中优中选优7人,组建社区普法服务队,常态化开展志愿普法服务必一运动,定期开展民情恳谈、百姓议事、妇女议事等各类社区居民协商活动。服务队组建以来,累计发放手册10000余本,传单30000余张、悬挂条幅37个、新媒体宣传150次,协商解决邻里纠纷、遗产继承、婚姻矛盾等事项46件,推动形成了“大事一起干、好坏大家判、事事有人管”的基层社会治理新局面。三是选树先锋模范。充分发挥辖区内煤炭企业优秀班组、优秀党员、优秀职工带头作用,大力选树先进典型,让“典型”参与志愿活动,现身说法敲响安全警钟。截至目前,累计进行班组经验介绍、安全大讲堂125次,受众3000余人次,促进矿工从被动接受安全规定转变为主动思考安全问题,有效降低安全事故的发生,以平安矿区建设巩固基层社会治理根基。
必一运动
2020年12月17日,中国政法实务大讲堂在西南政法大学开讲,中央政法委副秘书长景汉朝结合多年来参与司法改革实践和顶层设计的亲身经历,向在校师生系统介绍了政法系统贯彻落实习近平法治思想、推进司法体制改革的丰硕成果必一运动,详细讲解了司法改革为什么改、改了什么、怎么改等重大问题。这是中国政法实务大讲堂自2019年创办以来,首次在京外高校举办。讲座由西南政法大学校长付子堂主持。
景汉朝首先指出,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到2035年基本建成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的远景目标。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工作会议明确了习近平法治思想,这是顺应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时代要求应运而生的重大理论创新成果,是马克思主义法治理论中国化最新成果,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面依法治国的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也为进一步深化司法体制改革指明了方向。
司法改革有什么规律可循,又要达到什么目标?景汉朝指出,从改革内容看,我国的司法改革经历了“由小到大”“由简单到复杂”的历程,从计划经济时代交易少、纠纷少、案件少,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各类纠纷案件不断增多,司法体制改革也呈现出“强调当事人举证责任——庭审方式改革——审判方式改革——诉讼制度改革——司法体制改革——政治体制改革”的发展脉络必一运动,这一轨迹与逻辑,是对司法改革规律性认识的生动阐释,完全体现了问题导向,符合马克思主义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基本原理。司法改革要实现的目标,就是建设公正高效权威的社会主义司法制度。必须处理好公正与效率的对立统一关系,提高司法公信力,树立司法权威,在全社会形成尊重司法的风气。
司法体制改革的重点是什么?景汉朝指出,党的十八大以来,将司法责任制改革作为“牛鼻子”,以此为主线推进司法体制改革。实行司法责任制,首先是把办案能力过硬的人员选拔到法官、检察官岗位上,把司法工作人员分为法官检察官、司法辅助人员、政工党务等司法行政人员三类,对法官、检察官实行员额制,推动法官检察官革命化正规化专业化职业化建设。其次是按照权、责、利一致的原则,赋予法官检察官办案权力,并对自己办的案件负责,既明确法官、检察官的办案职权,又明确责任,实行办案质量终身负责制和错案责任追究制,以提高司法质量、效率和公信力。再次是完善司法人员职业保障制度必一运动,实行符合司法职业特点并与单独职务序列配套的保障和激励机制,确保权、责、利相统一。第四是因地制宜推进省以下地方法院检察院人财物统一管理,防止地方保护主义的干扰,保障法院检察院依法独立公正行使司法权。
景汉朝强调,向法官检察官放权,不能“一放了之”,司法责任制改革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不断完善制约监督机制。建立防止权力干预司法的制度,有力震慑了领导干部“打招呼”、“批条子”,以及当事人“找门路”“拉关系”。当庭宣判挤压了关系案、人情案的存在空间。以庭审公开、裁判文书公开、执行信息公开等平台为代表的一系列司法公开和信息化改革,生动诠释了“阳光是最好的防腐剂”的道理。中国的全球营商便利度在全球190个经济体中大幅提升,世界银行发布《2020年营商环境报告》,评价民商事司法制度与法院工作质效的法院竞争力排名第5、其中“司法程序质量”排名第1,美国权威民调机构公布的2019年全球法律和秩序指数排名,我国排第3。这些成绩不时引起在场同学们的热议。
经过多年的推进,我们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司法体制改革之路,有哪些原则必须坚持?又有哪些启示?景汉朝指出必一运动,我国司法改革的历程充分说明,深化司法体制改革,必须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为指导,必须坚持党的领导,无论是司法体制改革的定舵把向、宏观设计,还是微观突破、落实落地,没有党的坚强领导必一运动,不可能实现。“一把钥匙开一把锁”,解决中国的问题只能立足于中国国情必一运动,从中国实际出发。“在我们这个经济、政治、文化发展不平衡的单一制大国,盗窃罪的入罪标准,是适用同一标准还是区别对待更加公正?”“熟人社会、模糊文化、厌讼传统等,对司法和司法体制改革又有着什么影响?”景汉朝一连串的透彻分析,让师生们连连称赞。